欢迎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挑战,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行动指南。为满足国家对资源与环境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人民大学发挥文理融合,资源、环境、化学多学科交叉特色,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2026年继续招收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代码085700)。

实际招生人数会根据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和实际生源状况等因素最终确定。

一、学院及学位点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展资源与环境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至今已有20余年发展历史和深厚积淀。202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原化学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重组升格为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围绕“生命资源”这一富有前瞻性的全新概念,深度融合化学、环境、农林、材料和医学等多学科资源,运用科学方法丰富并优化人民生命的保障手段与文明传承的资源体系,塑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扎实、科研水平过硬、勇于领跑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坚定政治立场、内秉家国情怀、突出创新能力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2021年,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数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科学与生态领域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具有完善课程体系和丰富培养经验,已累计培养本硕博学生300余人,为国家持续输送高层次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同时也拥有丰富的高端校友资源。乘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学科内涵式发展的东风,学院组建了一支卓越并富有朝气的专业教师队伍,已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部委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为建设美丽中国挺膺担当。

“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项目涵盖四大主流研究方向:

(一)高效低碳污染治理技术。面向“减污降碳”国家重大环保需求,广泛开展水、气、固废等低碳污染控制、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前沿性。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环境功能材料、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

(二)区域(流域)污染控制与管理。聚焦我国重点区域和流域的复合型污染难题,开展气-水-土-生多介质、多过程耦合的污染监测、评估、预警、控制等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特色研究方向包括区域污染监测与模拟、大气与水污染形成机制、水土气界面物质转化、多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流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性研究。

(三)环境健康与生态保护。以探究复杂环境问题背后的科学机理为目标,发挥中国人民大学文、理、工科齐全的综合优势,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基础理论和统计学、信息学、管理学的前沿技术,文理贯通,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生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环境系统分析。面向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需要,从战略与政策高度调控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该学科方向研究与应用并重,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大学在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智库作用。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环境评价、环境过程模拟与调控、环境毒理与健康风险。

 

二、学习年限、学习形式、培养校区和住宿情况

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学习形式为非全日制,周末上课(线上线下结合)。培养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校区,学校不安排宿舍。

 

三、学费标准

根据规定,被录取的考生依情况同我校签订协议书,缴纳学费。

学费标准:60000元/生·学年。

 

四、奖学金标准

一等奖学金:32000元/生·学年(前30%)。

二等奖学金:28000元/生·学年(其他优秀学生)。

每学年由学院组织学业奖学金评定工作,奖学金全员覆盖。

 

五、联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咨询电话:010-62511901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网址:https://clr.ruc.edu.cn/index.htm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理工楼507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72)

 

我们致力于培养的,不仅是行业领军者、技术创新者,更是心怀国之大的使命担当者:以智慧赋能绿色转型,以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以担当共建美丽中国。

“资”然精彩,“环”抱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

2025年9月